○沉香科普○

二级分类:

沉香简介

沉香

    沉香,古语写作“沈香”(沈,同沉)。沉香不是一种木材,而是由瑞香科(Thymelaeaceae)沉香属(Aquilaria Lam.)或拟沉香属(Gyrinops)植物通过自然因素(雷劈、风倒或虫蛀等)或人为因素(砍伤或砍倒等)刺激后,树体伤口处渗出汁液,凝结为树脂,随时间不断积累,白色木材慢慢转化为黄褐色或黑褐色,逐渐形成沉香。沉香,因置水中则沉、气香而得名。
 
  沉香在传统中医学、藏医学和印度传统医学中沿用了几千年。同时,沉香始终位居“沉檀龙麝”四大名香之首,有“香中之王”之称,其香气被认为是唯一能够通三界的,是被世 界各大宗教视为珍品的香料,被广泛使用于宗教仪式中。作为世界的珍稀物品的沉香,因其在医药、香料、宗教文化以及收藏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,自古珍贵,历朝历代深受人们追捧,以至拥有和使用沉香曾是标志人们身份、学识和品位的象征。
    我国自古就有沉香树,而关于其最早的记录始于东汉时期,杨孚在《交州易物志》中记载,“蜜香,欲取先断其根,经年,外皮烂,中心及节坚者黑”。沉香的使用普及于唐宋时期,而在这一时期我国使用沉香以进口为主,宋朝时期每年沉香使用方面的税收占国家总税收的18%左右。而到明朝初期,由于国家财力及统治者的原因,沉香的进口被限制,“藩香不能入关”被名为规定。在这一规定下,便成就了我国的广东和海南沉香等国产沉香。
 

上一篇:沉香分类

下一篇:沉香在宗教的地位

返回